中電試驗分段收費 推廣節能

社會

發布時間: 2017/06/16 00:08

最後更新: 2017/06/16 00:14

分享:

分享:

中電智能電網專責小組副總監盧志華指,參加計劃的市民亦可透過網上或手機應用程式管理用電行為。(陳曉筠攝)

中華電力(00002)本月1日起向2.6萬戶已更換智能電錶的用戶,推出為期一年「智醒用電計劃」,分3個收費模式,部分用戶在高用量時段的基本電價將每度電加5成。

中電指,一年後會研究是否全港推行;有環保團體相信計劃可達節省用電成效。

參加「智醒用電計劃」的中電用戶分布九龍及新界14區私人屋苑、公屋、居屋和村屋住宅,計劃將2.6萬戶平均分成4組,每組6,500戶。

第一組是度數參照;第二組按時段收費,傍晚6時至晚上10時為高用量時段,每度電按現時基本電價(1.132元)加0.6元,加幅達5成3,晚上10時至早上9時為低用量時段,每度電減0.18元,減幅約16%,其餘時間與現行一樣;第三組是在最炎熱幾天的高用量時段設定回贈,每度電差額將獲15元回贈;第四組客戶如達到每周慳電目標,就有機會賺取智能獎賞積分。

以一部一級能源標籤的2匹冷氣機,每小時用電量約0.5度電,以現時中電每度電1.132元計,開4小時冷氣約需2.3元,在計劃中的高用量時段約需3.5元,低用量時段則僅需1.9元。假設用戶整個月每日都開4小時,高用量時段約需105元,比低用量時段的57元貴84%。

中電智能電網專責小組副總監盧志華指,獲邀的2.6萬住戶,其機械電錶用期已屆滿,改裝智能電錶開支與重裝機械電錶相若,建議用戶夏天在該時段只開一部冷氣,或將洗衣服、手機充電的工作改為低用量時段進行,參加計劃的市民亦可以隨時透過網上或手機應用程式管理用電行為。

盧指,今次計劃屬試驗性質,目的是推廣節能,減低高峰用電時段的用電量,以及推動香港發展成智慧城市,會在檢討節約用電成效後再研究全港推行的可行性。

【延伸閱讀】劏房戶︰不敢叫業主參加

【延伸閱讀】中產︰不會為慳錢改習慣

世界綠色組織行政總裁余遠騁指,計劃將高用電量時段加價,可以吸引原習慣在高峰期用電的用戶改為於低用電量時段用電,減低用電峰值,也可降低需要加大電機組和加電費的可能性。余說,參考美國和歐洲國家,安裝智能電錶能成功節省用電量4至12%,相信在香港安裝也會有效。

中電表示會向所有獲邀客戶派發通知單張,據了解,葵涌一屋苑住戶日前收到電費單才驚覺大廈的機械電錶已改為智能電錶,在未有得知高用電量加幅下,電費高昂,因此致電中電客戶服務部投訴,要求即時退出計劃。

中電回應指,如發出通知單張後未有收到用戶表示拒絕,即視作接受邀請參與計劃,但用戶也可隨時退出,該月起所收取的電費將按現行基本電價計算。

【其他熱話】8歲台灣女童食魚生  肛門夾出2.6米長寄生蟲

【其他熱話】消委會驗出梅林午餐肉含獸藥殘餘 可致過敏面出皮疹或腫脹

【其他熱話】日立VS金章 邊款「大眼雞」洗衣機慳電又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