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醫學院面試「過四關」 副院長教倫理題應該點答?

社會

發布時間: 2017/06/21 11:36

最後更新: 2017/06/21 11:36

分享:

分享:

文憑試放榜在即,入讀醫學院是不少尖子的目標,今年港大醫學院更改了面試模式,由原來的10人小組面試討論、改變為獨自「過4關」,希望能吸納更多有潛質的未來醫生。究竟港大醫學院面試,會考甚麼問題、如何回答才會增加被取錄機會?

港大醫學院今年將會取錄235名學生,已有近400名於大學聯招選擇讀醫的學生完成面試,院方估計,DSE放榜後,會有約70名學生接受第二輪面試。除了文憑試成績外,醫學院收生會參考同學面試表現;今年港大醫學搞搞新意思,採用全新面試方式「迷你多站式面試」(MMI),考生要分別到四個面試站,獨自跟不同評核人員於限時内進行面試,評估考生道德倫理、溝通技巧、時事常識、批判性思考等能力表現。

港大李嘉誠醫學院副院長(教學)劉澤星,披露今年6月初進行的部分面試内容,包括時事題以及倫理題,他認爲,問題可以評估考生是否適合做醫生:

倫理題:

  • 與你非常友好的中學同學,跟你一樣想考入醫學院,他到多間醫學院面試屢試屢敗,你卻一次便成功,你會怎樣安慰他?
  • 外地來港的研究生付不起房租,你發現他連日於實驗室内過夜,你會怎樣做?
  • 當你趕時間匆忙地去面試,泊車的時候不小心撞到別人的車輛。你會有什麽感受?你又會怎樣做?
  • 如果有三位病人需要接受捐贈器官:一位是高官、一位是普通市民、一位是你的親戚,你會選擇救誰?

劉憶述,有面試官跟他提及數個個案,有學生被問到最後一題時:「如果有三位病人需要接受捐贈器官,一位是高官,一位是普通市民,一位是你的親戚,會選擇救誰?」年僅十多歲的學生回答表示:「不能根據患者的社會地位、或是關係是否密切而施救,而是要根據患者的病情和醫生專業規則作決定。」此答案令他印象深刻。

時事題:

  • 涵蓋面試前1至3個月的新聞,例如最低工資、是否應引入外來醫生等議題,希望了解同學除了讀書外,均會留意新聞。

每個房就是一個面試站,同學可以房間外準備題目2分鐘,然後入房面試6分鐘。(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提供)

劉澤星指出,過去港大醫學院會以10人小組進行1小時面試,但此方式有一定限制,包括老師評核可能會未夠持平、又或有學生被壟斷發言而未能表達自己。今年新推行的MMI面試模式,可看到考生其他不同條件,包括急才、倫理等,有面試老師反映,新模式可以跟同學交流,更易看到申請者的質素差距,他寄予考生:

MMI面試方式非常公平,面試官非常友善;之後需要再面試的同學不用擔心,就算第一個面試站緊張失手,也可以在之後的面試站補救。

他又笑說,新面試模式沒有自我介紹環節,學生不能死背答案,可以考急才。

今年面試時亦有播放情景短片,讓同學寫下感受和做法,測試同學於診所面對不同病人時的態度,可能下學年會納入計分項目。劉表示面試題目每年都會新增調整,來年可能更加入角色扮演等環節。

港大李嘉誠醫學院副院長(教學)教授劉澤星。(程志遠攝)

不過,MMI只適用於大學聯合招生辦法(JUPAS)的學生,非大學聯合招生辦法 (Non-JUPAS)的申請人,於2016年12月至2017年8月接受面試時,仍會沿用2考官對1考生的個人面試形式。

另外,由2017/18學年起,港大内外全科醫學士,藥劑學學士及生物醫學學士課程,將按申請人在文憑試最佳6科成績;而下年2018/19更會將數學延伸單元(一)或(二)納入最佳6科計算,鼓勵更多數學精英入讀。

劉澤星不希望有潛質學生被特定科目所限制,增加彈性,又認爲如果中文或通識低分,也會容易影響到「最佳六科成績」,故不會變相吸納到可能某科能力太差的同學。

港大醫學院上年開始推出「130新課程」,由2016/17年入學的醫科學生開始,在課程三年級則可彈性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活動,如海外交流、科研實習、人道救援等。劉希望可以令學生眼界更闊,不應該太「醫」。他認爲學生應變得更多元化和有更多自己想法。社會上對醫生要求開始改變,醫生都需要更多方向發展以適應世界德變化。劉指透過個別教學單元整合改善和時間表的調配,課程内容沒有減少,反而能改善教學質素。

【延伸閱讀】媽媽跨越生死無私的愛 醫科生向無言老師致敬

【延伸閱讀】醫科生面對死亡:今天死神在我身邊經過

【延伸閱讀】有案底還可做醫生?醫科生VS醫生命運大不同

【延伸閱讀】沈帥青:狀元愛讀醫科 有前途有「錢」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