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醫科推「毅行醫路」計劃 助大學生有Take 2 圓醫生夢

社會

發布時間: 2017/07/06 00:01

最後更新: 2017/07/06 11:02

分享:

分享:

DSE放榜在即,考生即使有心想做醫生,亦未必能考入競爭激烈的醫科,但原來有第二次機會。港大生物醫學學士畢業生及中大化學病理學博士,雖各自己完成學位,但渴望投身前綫醫護工作的心,促使兩人透過「毅行醫路(Second Chance)」計劃報讀港大內外全科醫學學士,重頭讀起,只為圓醫生夢。

港大生物醫學學士一級榮譽畢業生黃幸常(Anson),小時看到患糖尿病的媽媽要長期食藥及打針,「好想知為何食這麼多藥呢?吃藥如何幫到她呢?」年紀小小已萌生讀醫念頭。

Anson在DSE考得35分,由於是第一屆DSE考生,沒有上屆醫科收生的參考資料,不敢冒險報讀,遂入讀以研究為基礎的生物醫學科。當他讀到醫學相關的科目如解剖學時,發現自己對醫科的興趣愈來愈大,「做研究的貢獻也很大,但分別是做醫生能直接幫到人,研究則5至10年才能轉化成醫學應用」,確認自己希望投身醫護前綫工作。

今年26歲的黃妍珍(Ada)雖已有博士銜頭,但為圓醫生夢,不惜重頭讀起。她指,愈做研究愈發現自己較喜歡面對人,希望把學到知識放在病人身上,她認為醫生站在最前綫,看到哪個問題最嚴重,可再把問題帶回實驗室找解決方法,或將實驗室內的研究帶入醫學應用。

她指一開始報讀時也有爭扎,家人開始時亦不諒解她為何要讀完再讀,但她指做到自己想做的事很難得,認為多讀書仍值得。

預料未來的醫護人手不足,做醫生工時長、工作辛勞,Ada指報讀前已有考慮,而Anson則指「再辛苦不及病人辛苦」,兩人心意堅定。

港大醫學院去年推出毅行醫路計劃,讓正修讀其他學士課程的學生,或已完成學位課程的在職人士,有第二次機會考讀港大醫學院課程。兩人剛完成一年級的課程,未來會完成餘下的4年課程。

【其他熱話】港大醫學院面試「過四關」 副院長教倫理題應該點答?

【其他熱話】醫學界立法會議員陳沛然 媽媽一句話令他當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