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能達人爸爸 教你每天60分鐘親子運動

親子

發布時間: 2017/09/05 12:58

最後更新: 2020/05/18 12:50

分享:

分享:

有人說運動智能是天生,但爸爸謂後天培養更重要,而且父母要以身作則。(曾有為攝)

小朋友看著屏幕時間超標,正影響成長及體適能能力,到底要如何鼓勵小朋友多做運動,提升其體適能?專家爸爸黃永森鼓勵家長要參與子女運動時間,因小朋友天生愛模仿,見到父母做運動,小朋友多做運動。

中國香港體適能總會行政總監黃永森 (註冊物理治療師、美國運動醫學院體適能專家)因工作需要常要為學校設計體適能運動,其子女在耳濡目染下,都熱愛走出戶外鍛練。

他解釋,體適能跟運動量是一個銀幣的兩面,前者狀態良好,在進行生活上要應用到肢體各種能力,自然會有利;而幼兒運動量夠,自然有助提高其體適能能力表現。但可惜現今小朋友少有到戶外跑跳,影響到平日運動量不足。

小學生最理想是每天有60分鐘中至劇烈的運動,60分鐘不必連續完成,可每次分作15分鐘,當然也不受限於要 book 球場進行,反而父母肯落場陪仔女玩更重要。

他笑言若當天做不到60分鐘,會在假期補回時數,並會善用生活空檔,跟小朋友玩簡單的遊戲。

例如去公園玩人捉人5分鐘,已有運動量;用手支撐起孩子前臂,讓他們向上彈跳,也已是中強度的運動。

兩兄妹很輕易便可以拉到一字馬。(由受訪者提供)

他的一對子女天男(9歲)和天兒(7歲)都有運動細胞,柔軟度高,大仔天男今年同時入選小學的田徑、足球和籃球,半坐地上一彎腰雙手已輕易碰到腳尖,爸爸謂他幾乎所有球類都很容易掌握。

需要創意無限

但參與太多校隊會過勞,故只篩選了3樣。運動訓練有益但小學階段只宜體會點滴,太密集的專項化操練,要注意會否令孩子有壓力,而失去做運動意義。

爸爸謂子女仍願跟他玩遊戲是日積月累。幼稚園期間由玩低B遊戲開始,諸如騎牛牛,把爸爸變成人肉滑梯,稍大便加入玩具和少量器械例如海綿球。他回想最好玩的遊戲是拋咕臣在地上當指標,跟子女比賽跳遠;用繩撓成Z,請他們打開雙手行在上面練平衡。

爸爸謂雖然自己精於運動,更業餘組織了兩隊籃球隊,隔兩周便有比賽,但坦言在子女面前他只視自己為玩伴,並非教練。

當自己是玩伴,要跟孩子平等,打籃球時我着重情感的交流,要開心沒壓力。平時我會積極參與學校親子運動會,常帶他們觀賞我和媽媽有份落場的球賽,在子女面前減少看電視、用電腦及玩手機等不必要的屏幕時間。

運動示範

划艇仔:父母和子女腳尖對腳尖相距半米,由大人握住小朋友雙手,讓她全身打直向後仰30度,靜止3秒,再拉他回原位,來回10次。

活動可針對小朋友手臂及上背肌肉發展,亦鍛練小朋友和家長控制及穩定軀幹的能力。(曾有為攝)

滑梯捲腹:兒童版的仰臥起坐,大人用腳作床,讓小朋友躺在腳上,再以雙手握孩子雙手拉她起來,期間小朋友要用到腹部及大腿肌肉發力。

活動期間孩子要用到腹部及大腿肌肉發力。(曾有為攝)

飛天超人:大人支撐起孩子雙臂,小朋友屈曲膝頭之後由父母拉起、借力向上彈跳,這是針對小朋友手臂及腿部肌肉發展的活動。

Sam謂這遊戲可鍛練小朋友肩關節的穩定性,家長同時在進行肩膊、腰腹及大腿的肌肉活動。(曾有為攝)

大腳八行路:小朋友在大人前面,踏在大人腳背,彼此配搭用八字型向前行路。行大腳八可以練到協調。

行大腳八時講求親子間的互動和配合。(曾有為攝)

【延伸閱讀】軍人爸爸育兒心得 玩一場桌上遊戲改善親子關係

【延伸閱讀】放下手機百分百投入親子相處

【延伸閱讀】歐倩怡多運動多閱讀 做孩子榜樣

撰文 : 胡麗珊 TOPick 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