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睡前玩電子產品影響腦部分泌 增患過度活躍風險

社會

發布時間: 2017/10/06 15:05

最後更新: 2017/10/06 19:52

分享:

分享:

港大的追縱研究發現,學童於幼稚園高班時分別每日看電視或玩電子遊戲每多1小時,學童患上過度活躍症的風險逾3成,另會增加逾2成至3成患上情緒問題的風險。研究團隊提醒,3至6歲為學童身體急速發展的階段,為免腦神經受影響,忌於入夜或睡前使用電子產品,即使使用也應在家長陪同下。

港大的研究團隊於2011年隨機抽樣,在港島及元朗區的681名幼稚園學童,紀錄他們使用電子產品的習慣,並於14/15學年學童長大至約9歲時再作追縱研究。

研究發現,幼稚園高班學童每日看電視每多1小時,出現行為問題的風險增加逾44%,情緒問題的風險增加38.2%,過渡活躍問題的風險增加34.2%;高班學童若每日玩電子遊戲每多1小時,則患上情緒及過渡活躍問題的風險分別增加23.2%及32%,另至學童於上小學後,數學及中文科測試得分分別減少2.8分及3.5分。

團隊的另一項研究又發現,74.8%兒童每日至少使用2小時電子產品,假日平均更高達7小時。

【延伸閱讀】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營養師:麵包防腐劑作怪

港大研究發現,幼童每日用電子產品1小時,患過度活躍風險增3成。(陳偉英攝)

港大李嘉誠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床副教授葉柏強指,在追蹤的學童中,部分出現容易分心、不能安坐於座位上及衝動等過度活躍症症狀,當中有7至8%學童有患上過度活躍症的風險,1至2%追縱學童更已被確診。

葉指,最差的習慣是學童在睡覺的過程中,突然醒來使用電子產品,其次是於睡前使用。他解釋,

睡前使用電子用品會影響腦部分泌的退黑色素,從而影響睡眠質素及有機會影響腦部周邊神經系統,該系統會影響學童的自制能力等,因而會增加學童患上過渡活躍症的風險。

葉建議,2至6歲的學童每日不應使用電子產品超過1小時,小學生則不應在非學習時間,使用電子產品超過2小時。學童使用電子產品時,家長應在旁進行互動式的監管,以減低電子產品對學童智能發展的影響。

【其他熱話】媽媽面對10歲女粗口辱罵低聲下氣 親職爸爸:太諷刺

【其他熱話】日本米芝蓮1星餐廳吃三文魚染蟲 2男子劇烈胃痛急送院

【其他熱話】七旬婦吃秋葵精神紊亂「剝晒衫」 醫生:變壞毒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