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壓力可致胃潰瘍及胃炎 中醫教陳皮薑茶化胃氣【附食譜】

健康資訊

發布時間: 2017/11/13 14:21

最後更新: 2020/05/18 12:49

分享:

分享:

食無定時加上暴飲暴食,可令腸胃無法負荷,出現進食後胃脹胃氣等胃痞症狀,置之不理更可能出現胃潰瘍及胃炎等併發症。對付方法不但要健脾益胃,更要紓緩壓力,再加上調整飲食習慣,才能有效緩解胃氣胃脹。

註冊中醫師許素宜指出,經常感到上腹部脹滿不適,感覺有很多氣停留在胃腸,常令患者有飽脹感、噯氣甚至反胃等不適,在進食後脹滿感覺更加明顯,因此會影響患者的食慾,中醫稱這情況為胃痞。

肝氣鬱結損脾胃功能

她稱,胃痞是十分常見的情況,很多時候病人並不是因為胃部不適而求醫,但在問診過程中就會發現有很多症狀。

例如「食咗好似消化唔到」、「成日噯氣」,有時即使只是吃了少量食物,也會有「個胃頂住」、「唔想食嘢」,亦可能出現「心跳得好快」以致頭暈等情況。

胃痞的成因有很多,除了脾胃功能虛弱、消化力差之外,壓力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延伸閱讀】不再肚脹胃脹 西蘭花芝士易令腸道生氣體

許醫師解釋,酒精和辛辣食物會破壞胃黏膜的保護層,刺激胃酸分泌,引起胃黏膜充血、水腫和糜爛,都會加劇胃痞問題。

另外,喜歡飲汽水或嚼口香糖,或進食時狼吞虎嚥,不自覺把空氣吞進胃,也會引起胃脹噯氣等不適。

胃痞惡化可引起胃炎

她續稱,情緒和壓力等會導致主疏泄功能的肝出現氣鬱,肝火上炎,但屬木的肝會壓抑屬土的脾臟功能,於是形成胃痛、胃脹等消化不良症狀。

【延伸閱讀】消化不良易口氣臭 中醫剖析口臭形成原因

因此處理時需要健脾胃兼疏肝,但一般人不知道胃部不適與情緒壓力有關,故就算改變飲食習慣仍未能緩解不適。

工作壓力大的上班一族是胃痞的高危族群,許醫師表示,胃痞問題若長時間不改善,有可能形成胃潰瘍、胃炎等疾病,故有胃脹噯氣問題的市民宜求醫,找出問題根源及盡早處理。

食療加穴位按摩緩解胃脹

有些人以為飲山渣茶或吃消化餅等可以幫助解滯,許素宜中醫指但這些不是最好的方法。

山渣主要消除肉食造成的飽滯感,但對於脾胃不佳的胃痞則無大幫助,甚至因為酸性而令脾胃更為不舒服。

她說透過穴位按摩,如輕力按壓中脘、梁丘及足三里等穴位,加上一些簡單的煎飲,可幫助紓緩不適。

穴位:

中脘:位於上腹部正中綫、肚臍上4吋,用大拇指按壓10秒後放鬆,重複4至5次。

梁丘:用右手掌放在左側的膝蓋,右手大拇指會觸摸到膝蓋外側有一個骨頭尖,再往上兩吋便是梁丘穴,用大拇指按揉左右雙側各兩分鐘。

足三里:位於腿膝蓋骨外側下方凹陷往下約四指寬處,用大拇指按揉有痠麻脹痛感,左右雙側交替按揉各兩分鐘。

食療:

扁豆煎

材料:白扁豆30克、黨參15克、大棗5粒、山楂6克、烏梅3粒
做法:棗剪開,與其他材料一起煲40分鐘,去渣飲水。
功效:補脾益胃、止瀉化濕,對脾胃虛弱黃兼有飲食積滯者尤為適合。

陳皮薑茶

材料:生薑3片、陳皮半塊、大棗3粒
做法:大棗剪開,連陳皮、生薑一起煲15至20分鐘,去渣飲水。
功效:溫中行氣化滯的作用,適合餐後容易胃脹、覺得有胃氣的人士。

撰文 : 張意宇 TOPick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