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港日本人談兩地生活差異:香港人移民日本定後悔【有片】

休閒消費

發布時間: 2017/12/13 15:32

最後更新: 2019/01/11 14:23

分享:

分享:

香港不乏哈日族,甚至想移民日本。facebook專頁「鴛鴦茶餐廳」的日本插畫家Mango Naoko,從日本移民居港5年,作為日本人的Mango Naoko指,香港有很多優點,可能只是香港人自己忽略了。

70後的Mango Naoko,於日本神奈川縣茅崎市出生,在日本大學藝術學部畢業。5年前隨香港人丈夫來港生活,現在懂看及寫中文、說普通話、聽廣東話。

在她的專頁「鴛鴦茶餐廳」,常見其筆下細緻描繪了香港本土情懷,如茶餐廳、唐樓、大澳漁村……,愛港之情溢於畫上。

【延伸閱讀】瑞士小鎮派20萬元吸外國移民  需買樓最少住10年

Mango Naoko用筆記下香港風景。(取自facebook專頁「鴛鴦茶餐廳」)

她與中文結緣,卻由台灣而起。Mango Naoko在25歲時,與家人台灣旅遊:「覺得台灣有點似以前的日本,有種去祖母、外祖母家的熟悉感覺。」遂成為台灣粉絲,每年平均到當地自由行3、4次,就如港人愛去日本一樣。

於是,她在日本學中文,閒時看台灣雜誌及聽台灣歌。某次,Mango到香港旅行,朋友介紹懂國語的香港男生吳先生當其導遊,就此結下一段港日情緣,兩人交往兩年後,Mango成了吳太。

婚後二人同在東京生活了1年多,2012年,吳先生完成在日本的工作,Mango隨夫到香港定居。

所以她看最近講述一位嫁到台灣生活的日本太太的電影《阿媽,今晚食乜餸?》,有一份親切感:

與丈夫在日本生活時,多數煮中國菜,因不是常常吃到中國料理,所以多煮炒飯、炒麵等。來了香港生活,因常常可吃中國料理,而且吃太多不健康,所以多煮日本菜。

她謙稱都是煮一些家常菜,如馬鈴薯燉肉等。其實每一道菜都是愛心的成果,哪簡單呢?

《阿媽,今晚食乜餸?》劇照

去片睇她說港日兩地生活的不同

愛蒲茶餐廳

Mango已完全融入香港生活,畫插畫外並教畫畫。她最愛的香港特色食品,是茶餐廳的紅豆冰、西多士,故facebook專頁叫「鴛鴦茶餐廳」:

鴛鴦是把咖啡和奶茶混合,代表兩種文化的融合。覺得茶餐廳是香港獨一無二的特色,食物種類多,中餐西餐輕食也有,還有我喜歡舊式茶餐廳的設計。

大家都知日本人特別守禮,這正是她感到與香港人及日本人相處的最大差別。

日本人講究禮貌,因此太拘謹,朋友間有種距離感,如問朋友今天想去哪裏?吃甚麼?朋友答:『都可以。』他不好意思說出自己想做甚麼,有時這有點麻煩,因我不知道他的真正意願。

香港人就不是這樣,第一次見面後聊天,感覺便很親近,當天已可做朋友,跟他甚麼也可以講,如家庭、個人的事。

【延伸閱讀】日本小一學生日常 居日港媽:阿仔只有兩版功課

Mango Naoko平時在佐敦一間cafe教畫畫,學生有香港人也有居港日本人。(黃建輝 攝)

但香港人的率性,是缺點也是是優點:

如果邊教畫畫邊吃東西,香港的學生覺得沒關係,甚至我在做其他的事,他們也覺得沒關係。但另方面,如果我們約了次4:30上課,他們遲到也覺沒關係,甚至缺席也沒關係,這是香港特色。

但是日本較嚴格,如果約了4:30開始,一定4:30到,如果我教畫畫時吃東西,應該不太好。但有時生活不用那麼嚴格,隨便一下較輕鬆。嚴格是好,但有時給自己很大壓力,所以我現在也學香港的隨便。

【延伸閱讀】港女移民荷蘭阿姆斯特丹 開1人旅行社創業【有片】

香港地少但生活便利

正因香港這份隨意感,她指住在日本的朋友也喜歡來港旅行,有的甚至1年來幾次。

香港確是地方太小,卻也因此很方便,一天可做很多事情。

搬來香港後,常去露營、行山,坐巴士半小時就可到很多大自然的地方;在日本如想露營,開車差不多要兩三個小時,而且交通費較貴,沒辦法常常去很遠。

對我們來說,日本是生活的地方,每天也是上下班,壓力很大。香港的地方小,做甚麼都很方便,對我們來說香港是令人有力氣的地方。

她指日本打工仔,每天由家中搭兩小時火車到東京上班,是很平常的事。「現在告訴香港朋友,我住在西貢,他們都說很遠,我卻不覺得。」

Mango Naoko是「貓奴」,所以作品常以貓做主角。(取自facebook專頁「鴛鴦茶餐廳」)

現在很多香港人都覺得香港不如往日般美好,Mango說:

因香港是香港人生活、工作的地方,所以看到很多不好的事,如人太多、空氣差;香港人去日本是旅遊,沒壓力,因此所見到的都覺美好。

相反,她在日本生活時,卻不覺得日本特別好:

以前在日本也覺得很無聊,吃的、住的每天都一樣,未來像沒希望。來香港後,才發現日本有很多好看的景物,後悔為何當時沒去。人是離開了,才知原本的地方有多好。所以相反,如果香港人移民日本,一定會後悔。

【延伸閱讀】食飯要調靜音模式 居港日本人談港人遊日要注意的禮儀【有片】

撰文 : 鄧龍傑 TOPick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