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忘愛禮儀師打造個性化喪禮:每個喪禮都是獨一無二
發布時間: 2018/03/09 16:06
最後更新: 2020/05/18 12:46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有各自的個性,為何死後要「清一色」使用固定的喪禮套餐?香港人對於殯葬一向避之則吉,所以只能按著「習俗」、「傳統」儀式走,但其實喪禮不應只是一種儀式,反該是紀念先人寶貴的一生,讓生者回憶與先人的點點滴滴,陪先人走最後一段路。非牟利機構「毋忘愛」意識到香港的情況,培養了一班禮儀師為先人打造個性化喪禮,當中陳東紅(Luca)及何紫筠(May)就願為此踏進這個甚少人願意加入的殯儀行業。
毋忘愛的禮儀師又稱生命頌禮司,意為逝者舉行一生人一次、最美麗的生命頌禮,歌頌他們的一生。禮儀師的工作與傳統殯儀策劃師類近,但當中的意義完全不一。
生命頌禮與傳統喪禮最大的分別是,我們以「人」為重點,呈現人的一生。
傳統喪禮走的是一種儀式,很多時都會提供固定的殯葬套餐,由選棺木、靈堂佈置、出殯、火化都只是一種流程,每位都一模一樣,毫無變化。但生命頌禮則會以家屬及先人的喜好、意願、信仰為優先,為逝者打造個人化的喪禮,布置有個人特色的靈堂。做了4年禮儀師的May憶述以往曾為先人打造如書法展一樣的喪禮,至今仍然難忘。
因為先人喜愛書法,有很多書法作品,所以我們在靈堂掛上許多先人生前的書法作品,猶如一個書畫展,讓大家感受先人的生命足跡。
入行不是一個人的事
Luca和May分別加入毋忘愛成為禮儀師3個月及4年,二人都身負強大的使命感,希望可以為逝者及家屬安排充滿意義的喪禮,達至生死兩安。Luca本來從事活動策劃的工作,機緣巧合下成為毋忘愛的義工,2年後真正成為全職禮儀師。回想初入行時,比起自己,她更關注家人的看法。
媽媽知道後停頓了一會,但沒有大力反對這份工作;姐姐就叫我找個師傅看看命格,看看八字是否適合。
她明白這不只是個人的事,因為這個行業對家人始終有一定的影響,所以必須重視他們的想法,令他們不要擔心。最後Luca也按生辰八字配戴了相關飾物,令家人安心。
每個喪禮都是度身訂造
經常進出殯儀館,May和Luca面對生離死別或許已經習以為常,不過,她們對待先人的心從沒因此減退或變得馬虎。她們依舊全心全意為先人打造有個人特色的喪禮,更指每個喪禮都是獨一無二、度身訂造,所以全部都非常難忘。
每個喪禮,他們由認領遺體、布置靈堂到預訂火葬場都會陪伴家屬一同辦妥,甚至會與家屬一同拍攝紀念先人的影片、相集,於靈堂上播放。靈堂有別於傳統佈置,特別設立了一個「紀念角」,放上一棵「紀念樹」,讓先人的親屬朋友可以在寫下自己的心聲。另外亦會有分享環節,讓大家上台前分享與先人的故事。
以前我覺得搞活動不難,但當上禮儀師後就知道每個步驟都一定要謹慎,因為喪禮一生人只有一次,非常重要,所以要特別小心處理每一項事情,不能有任何差池。
為了把喪禮處理得盡善盡美,做足101分,她們每次都會先在辦公室排演一次,確保所有步驟、程序、安排正確無誤。最後家屬都對她們表示肯定,非常滿意安排,這更確立了她們的使命感。
生死兩安
做過大大小小喪事,Luca依舊記得一名19歲少女的喪禮,感受到大家陪伴的力量。
年輕的,一般都會更傷心,因為通常是突如其來的噩耗,家屬都沒有心理準備……
由最初為少女準備喪禮的前期工作、與家人開會討論流程,Luca都如往常一樣沒有特別感觸,表現自己的專業。直至設靈當日,逝者的親朋好友作分享會,現場的氛圍令她不禁落淚。
當時整個靈堂都充滿了哭聲,氣氛非常哀傷,少女的同學、老師、親友都來到靈堂,足足有100人以上。
超過100人悲傷的場景固然難忘,但對於Luca來說,進行分享會時,憶述與逝者的點滴更令人心酸。幸好,當她看見大家透過分享會抒發心中抑壓的情緒後,展現的微笑,便覺得自己所做的事充滿意義,亦替大家能釋懷感到高興。
即使傷感,每位都堅持講完自己的講稿,回憶與逝者相處的點滴,延續逝者的精神。
無法預知 就要準備
經過多次的籌劃,Luca和May對於生死都有感悟。May由於自身信仰的關係,早已看透生死,亦不懼怕死亡。她認為死亡無法預計,所以只要好好活在當下,就不會後悔。
死亡可以隨時發生,所以大家要珍惜當下。時常謹記「道謝、道愛、道歉、道別」。
每次處理喪禮,她都見證著家屬對先人的愛,有時更會不禁落淚。她覺得表達情感不是問題,因為她能感受到別人的生命。
大家會感激曾經發生的所有事,是一種感恩。
而Luca亦同意「既然不能預知(死亡),就要做好準備」,多與家人討論生死。如果不幸家人離開,家屬應該共同面對,多溝通、多抒發感受。瞻仰遺容亦非常重要,因為這讓生人面對喪親這個事實,是走出傷痛的第一步。
撰文 : 楊宛茜 TOPick 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