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跑步跑得快? 6 招教你揀對好跑鞋

City

發布時間: 2015/08/19 13:12

最後更新: 2016/03/04 13:58

分享:

分享:

渣打馬拉松於明年1月舉行,不少人已開始訓練備戰,但要成為「破風飛人」,一雙「好鞋子」更可以說是必備的。

消委會引述由國際消費者研究及試驗組織和德國消費者組織Stiftung Warentest 統籌的測試,邀請24位富經驗的跑手穿著15款跑步鞋作評測,發現昂貴的鞋不一定最好。

測試中,有12位跑手屬足踝內旋過多(又稱扁平足),其餘跑手的足部則正常。測試要求每位跑手跑5公里後,就跑步鞋的避震、腳部承托、防滑、合腳程度等項目評分。

究竟邊一款跑步鞋質素最好?TOPick 編輯綜合了以下重點:

1. 哪對跑鞋最能減低膝蓋勞損?

測試顯示,「Nike Zoom Structure 18」及「Mizuno Wave Inspire 11」的效果最好,消委會均評為效果「非常顯著」。消委會指,具有支援足踝內旋功能的跑步鞋可減低因跑步引致膝蓋勞損及足底筋膜炎的機會。而上述兩款跑鞋在這方面表現都較好。

另外,具減震功能的跑步鞋可減少跑步時對關節的壓力和勞損。測試顯示,「Salomon X-Scream 3D」及「Mizuno Wave Ultima 6」減震功能最好,消委會評為效果「非常顯著」。

2. 哪對跑鞋能令跑手不易疲勞?

消委會指,跑步時如感到足部疲勞,很可能是腳掌受到很大壓力,或壓力不平均。

測試發現,「New Balance 880 V4」獲跑手評分較高,壓力分布測試以5分為滿分,跑手評為4分。「Nike Zoom Structure 18」則在這項測試表現較
為遜色,只獲得2分。

3. 哪對跑鞋耐用程度高?

測試人員把,跑鞋樣本的鞋底屈摺3萬次後,檢視損壞程度。經測試後,大部分樣本大致完好,但「Adidas Supernova Sequence Boost 7」的樣本出現破損,因此只有1分評分。

另外亦進行結構耐用程度測試,測試人員重複向鞋跟位置撞擊37萬次,樣本的變形情況大致相若。「Adidas Supernova Glide Boost 7」及「Adidas Supernova Sequence Boost 7」的樣本在5萬次磨擦後,鞋跟襯裏出現嚴重磨損,在10萬次磨擦後,鞋跟襯裏已損壞至不能穿着,因此鞋跟襯裏的耐磨程度只得2分評分。

「Saucony Ride 7」及「Saucony Guide 8」的樣本在2.5萬次磨擦後,鞋墊位置已出現嚴重磨損,因此鞋墊的耐磨程度只有1.5分評分。

4. 揀鞋小貼士

(相片來源:消委會選擇月刊)

香港大學運動及潛能發展研究所助理教授方少萌指,每種運動項目有不同的足部動作和要求,應穿着不合適的鞋做運動:

跑步鞋(一般跑步用):合適的跑步鞋應舒適、有減震功能,跑步蹬前時有良好的支撑點。

籃球鞋:為應付頻密的跳躍動作,鞋底應有多層軟墊/氣墊,提供足夠的減震功能。鞋身近腳踝領位置比較高,包裹整個足踝關節,減低足踝關節扭傷的機會。
為應付突然加速、減速及轉換方向,籃球鞋有橫向支撑(如加裝穩定片),減低「拗柴」的機會。鞋底通常有魚骨紋,加強抓地及防滑作用。

網球鞋:為應付突然加速、減速及轉換方向,鞋底較平,不易磨蝕,有魚骨等坑紋及有旁側支撑。

壁球鞋:鞋身柔軟、輕身。鞋邊左右有承托厚邊。鞋底不易磨蝕、有坑紋防滑及不脫色以符合室內運動場規則。

羽毛球鞋:與壁球鞋相似,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可共用或替代使用,但羽毛球鞋底一般較厚。

5. 買鞋注意事項

  • 不是貴價、新款式或名牌便必定有良好功能
     
  • 一定要試穿、步行,感受這雙鞋的合腳與舒適性
     
  • 應在下午試穿,因腳部經步行後會膨脹,尺碼會較大
     
  • 謹記穿上跑襪試穿
     
  • 穿着新鞋後,觀察足部有否因過緊而出現紅印、痛楚

6. ​馬拉松小貼士

其實馬拉松的比賽用跑鞋跟日常慢跑用的跑鞋亦有分別,消委會引述香港大學運動及潛能發展研究所助理教授方少萌指,如非訓練有素的跑手,不建議選擇馬拉松跑鞋,因保護性能較差,容易引致受傷。

(相片來源:消委會選擇月刊)

方少萌亦給馬拉松參加者一些建議:

  • 以香港馬拉松為例,跑道多是石屎地公路,硬度較大,回彈力也較大;一般參賽人士在石屎地練跑或比賽時,應該選擇較厚底、減震功能較好、保護性較強的長跑鞋。如果是專業選手,穿馬拉松跑鞋比賽當然發揮較佳
     
  • 抓地的跑鞋通常鞋底的坑紋較深,但在石屎路上可能出現「不咬地」的情況
     
  • 跑襪必須貼腳、輕、吸汗
     
  • 比賽前,必須先穿着跑鞋試跑,體驗跑鞋是否合適,切忌穿新跑鞋參賽,亦不應穿已磨蝕的跑鞋參賽或訓練
     
  • 要注意跑姿,如落腳姿勢不正確,很容易令膝關節、脛前肌及小腿肌肉受傷
     
  • 如練跑後肌肉酸痛,可做拉筋、慢跑等運動以紓緩不適
     
  • 比賽時如出現肌肉疲勞、抽筋等不適,可使用大會提供的物理治療服務
     
  • 心理因素亦很重要,不要有太大壓力,影響比賽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