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肥波:拆解食物健康的迷思(下)
發布時間: 2015/09/17 17:51
上回說到咖啡因不會傷肝、味精不會損害神經,蘋果原文報道的剩餘四種成份又會否令人頭痛呢?小肥波繼續講。 Are you ready?
代糖致腦瘤、焦慮症?
阿斯巴甜 (aspartame) 、糖精 (Saccharin) 等代糖經常被人指是多樣性硬化、偏頭痛的始作俑者——這只是內容農場左抄右抄,毫無科學根據的說法。不過,代糖倒是與抑鬱症有點關係。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於 95/96 年度調查了 263,925 位 50 至 71 歲的美國人(註1),以問卷方式追縱他們飲用含糖飲料的習慣。 10 年之後再度訪問他們有否患上抑鬱症。
研究員就發現每日喝超過四杯或罐的含糖飲料,不論是正常汽水、使用代糖的健怡汽水、雜果賓治等,患上抑鬱症的機會都較高。飲用汽水的一群患上抑鬱症的機率比普通人高出 30% ,而代糖汽水的則比正常汽水高 22% 患病機會。值得留意的是,有飲咖啡習慣的人患抑鬱症機會就減 9% 。
這個研究雖顯示代糖或對導致抑鬱症有更大影響,但並不代表其他糖份沒有這種傾向。而且,這未必是因為攝取更多糖份而致病,為何不是有抑鬱症前期徵狀的人更加嗜糖?有些事情未必是因果關係,反是一種關聯關係吧!
至於腫瘤, 1970 年代的研究曾經發現超高劑量的代糖只會令雄性老鼠出現膀胱癌(註2) ,直至 2004 年有人整理過去的研究,才發現人類要每天進食 1680 毫克(約 1.68 克)的代糖才會增加患膀胱癌風險 1.3 倍 (註3)。要知道各種代糖的甜度大概是正常的 200 至 300 倍,即使被指是糖份極超標的維他檸檬茶, 500 毫升樽裝大概有 65 克糖。
以此甜度計算,你也要灌 1 樽 5.16 倍濃縮的檸檬茶才能增加患膀胱癌機會。再者,研究明確指出代糖要與其他食物成份結合,才會出現患癌風險,故此,單獨指代糖致癌未免過份簡單化。
另一樣須要澄清的是,根據國立衛生研究院的調查,在阿斯巴甜面世前的八年,患腦瘤的人經已不斷上升,而且這些人全是 70 歲以上的老人家,明顯有其他物質或生活方式所致,代糖只是代罪羔羊而已。
精製糖致腦退化?
精製糖,用白話來說就是食糖,主要成份是蔗糖、果糖或乳糖。世衛早前就更改指引,每日應攝取低於 25 克或 6 茶匙的食糖,以避免癡肥及糖尿病。不過,天然存在於蔬果、牛奶的糖份則不在世衛的建議之中,因為這些糖份不似人工加入的糖份,暫未有研究指其影響健康。
而太多的糖,確實會對腦造成破壞。剛在八月刊於 Neuroscience 的新報告 (註4) 就指,高糖或高脂肪的飲食或會令人的腸道微生物群族失衡,導致腦部的認知靈活性 (cognitive flexibility) 降低,短期與長期的記憶均會受損。認知靈活性好像很難明吧?簡單點說,就是隨實際環境,靈活運用學習得來的知識的能力。如果這個能力降低,新的 concept 就難以被學習與了解。
另一個新的報告亦指 (註5),高血糖會令人體製造更多 β 澱粉樣蛋白質 (amyloid-beta) 。這種蛋白質會於腦部沉積,並與神經原纖維纏結,令腦細胞窒息死亡,使大腦比正常更快地退化,是檢測有否患上腦退化的其中一種指標。所以,千萬不要吃太多糖。
高鹽只影響長者認知力?
高鹽影響長者認知力的來源,很大機會來自 2011 年的報告(註6) ,而該研究的確發現到高鹽的飲食習慣令老人家的認知能力減低。
可是,研究的側重點是「生活習慣」。為何老人家會吃這麼多鹽?原來,這是因為他們喜歡安座家中「食住零食等睇戲」,要知道零食含大量鹽份,加上欠缺運動,自然很易出事。
而美國心臟協會亦發現美國人每日攝取的鹽份超出標準兩倍,當中 75% 鹽是來自加工食品。講到尾,就是人過份攝取鹽份。
去年的研究亦顯示 (註7) ,高鹽對老鼠的空間記憶 (spatial memory) 有很大影響,簡單例子是令牠們無法找回迷宮的食物;其腦部海馬體氧化壓力 (oxidative stress) 亦增加,人體的自由基 (free radical) 與抗氧化物比值不平衡,自由基就會攻擊細胞的蛋白質、脂肪和 DNA 。
不過,我們又不能不吃鹽,因為當中的鈉在身體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能調節體液濃度,維持正常的神經與肌肉活動。
反式脂肪致腦萎縮?
反式脂肪是一種不飽和脂肪。在細胞的新陳代謝中,不飽和脂肪所產生的能量相比飽和脂肪較少。而脂肪的不飽和程度越高(即是雙鍵 [下圖紅圈所示] 愈多),就會令人體細胞越容易過氧化,所以我們經常聽到什麼抗氧化高的食品對身體好,就是要對抗這種情況。但注意,小肥波本人並非鼓勵你猛吃抗氧化物。
今年發表的研究就發現 (註8) ,男性體內的反式脂肪每多一克,他們能記住的字就會減低 0.76 個。可是只有反式脂肪有這種壞影響嗎?非也!飽和脂肪亦會令體內的低密度脂蛋白 (low-density lipoprotein) 水平上升 (註9),由於這種蛋白攜帶的膽固醇已被發現會造成動脈硬化、心肌梗塞等疾病,故此性被籠統地稱為「壞膽固醇」。
同時,低密度脂蛋白增加會影響中腦—皮質多巴胺的傳遞路徑,令其活性過低,嚴重的可會引致思覺失調。
總結
行筆至此,大家都好像看不到有任何醫治頭痛的資訊。對,這些成份根本與頭痛無關係——至少是沒有直接關係,所以大可以放心。至於那些對健康的壞影響,不是「生安白造」,就是要吃超多才會出現。假如你飲食均衝,又常做運動,根本沒有恐懼的理由。正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道理你明吧?
報告:
1. Chen, H.L., Guo, X.G., Park, Y.Y. & et al. (2013). Sweetened-Beverages, Coffee, and Tea in Relation to Depression among Older US Adults (P05.122). Neurology February 12, 2013; 80(Meeting Abstracts 1): P05.122.
2. Zurlo, J. & Squire R.A. (1998). Is Saccharin Safe? Animal Testing Revisited. JNCI J Natl Cancer Inst. 90(1): 2-3. doi: 10.1093/jnci/90.1.2
3. Weihrauch, M.R. & Diehl, V. (2004). Artificial sweeteners—do they bear a carcinogenic risk?.Annals of Oncology 15(10): 1460-1465. doi: 10.1093/annonc/mdh256
4. Magnusson, K.R., Hauck, L. Jeffrey, B.M. & et al. (2015). Relationships between diet-related changes in the gut microbiome and cognitive flexibility. Neuroscience 2015 Aug; 300: p128-140. doi:10.1016/j.neuroscience.2015.05.016
5. Macauley, S., Stanley, M., Caesar, E.E. & et al. (2015). Hyperglycemia modulates extracellular amyloid-β concentrations and neuronal activity in vivo. J Clin Invest. 2015;125(6): p2463–2467, published 4 May 2015. doi:10.1172/JCI79742
6. Fiocco, A.J., Shatenstein, B., Ferland, G. & et al. (2011). Sodium intake and physical activity impact cognitive maintenance in older adults: the NuAge Study. Neurobiology of Aging33(4); 829.e21-829.e28. DOI: 10.1016/j.neurobiolaging.2011.07.004
7. Liu, Y.Z., Chen, J.K., Li, Z.P. & et al. (2014). High-salt diet enhances hippocampal oxidative stress and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mice. Neurobiol Learn Mem. 2014 Oct;114:10-5. doi: 10.1016/j.nlm.2014.04.010
8. Bui, K. A. & Golomb, B.A. (2015). A Fat to Forget: Trans Fat Consumption and Memory. PLoS ONE 10(6): e0128129. doi: 10.1371/journal.pone.0128129
9. Hryhorczuk, C., Florea, M., Rodaros, D. & et al. (2015). Dampened mesolimbic dopamine function and signaling by saturated but not monounsaturated dietary lipids.Neuropsychopharmacology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5 August 2015. doi: 10.1038/npp.2015.207
原文刊於作者fb專頁「小肥波」,及立場新聞,獲作者授權修改及轉載。標題經TOPick 編輯修改,原題為〈令人頭痛的蘋果〉
撰文 : 小肥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