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公屋落成量 CY能否「找數」?

City

發布時間: 2016/01/13 15:16

最後更新: 2016/01/19 14:11

分享:

分享:

特首梁振英在新一份的施政報告預測,未來5年公屋單位落成量為76,700個。面對公屋輪候數目不斷創新高,增建公屋協助基層市民上樓的成績如何?

TOPick 翻查2013年的施政報告發現,梁振英當年指12/13年起未來5年內可落成約75,000個公屋單位,但據有關數字,3年來只落成約一半單位(約37,000個)。

而政府過去的實質建屋量均未能達標,要在餘下兩年,平均每年建1.9萬個單位,真的可行嗎?

施政報告:每年約建1萬5千單位

以75,000個公屋單位估算,這5年間,每年平均約需興建15,000個公屋單位才達標。但TOPick 翻查房委會數字,政府過去3年的公屋實質建屋量均未能達標,14至15年度更不足1萬。

相片來源:房委會網頁

政府在2015年施政報告亦預計14/15至18/19年度,5年期內,興建77,100個公屋單位,亦「預計」當中23,300個單位將於2015/16年度完工。

而今次施政報告中,亦預計未來5年有76,700個公屋單位落成。政府每年約15,000個公屋單位的預計並未改變。

不過要追回2013年施政報告提及的公屋建屋量,政府需在2018年前建約37,891個單位,才可達到目標。

雖然政府預計2015-16年有約2.3萬個單位落成,若其預期落成量成真,便能有約7.1萬個單位,接近其承諾。但政府去年下調了有關預測數量,能否成功仍是未知之數。

公屋輪候創新高

公屋供應不足,輪候人數的需求卻屢創新高。去年10月,房署調查發現,一般申請者輪候時間由平均3年增至3.6年。

截至去年9月底,一般公屋申請、以及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分別有約14.25萬宗及約14.28萬宗。

TOPick 曾根據房委會的《公屋申請須知》計算,自去年改變單身人士的配額計分制下,非長者一人申請者由18歲開始申請,需到差不多49歲才有428分(截止2015年11月1日),符合最低要求,方可獲編配公屋。

相片來源:房委會網頁截圖

而且申請期間,申請者的月薪不能超過每月最高入息限額的10,100元。

以現時最低工資每小時32.5元計,假設打工仔每星期工作6天,每天工作13小時(不包括午飯時間)便會超過限額。如果老闆每年加5%人工,入息水平便不達標。

公屋編配長者優先

到了49歲真的就可以上樓?

TOPick 曾報道,據房委會提交立法會的最新數字顯示,在2015年4月至9月期間,只有1,025個獲編配公屋的配額及計分制申請者,當中40至49歲的只有18%。

而且,只有10名30至39歲的申請者獲編配公屋,至於29歲或以下的申請人,則無人獲編配!

當中分佈為:

  • 81%(831名)為50歲或以上
     
  • 18%(184名)為40至49歲
     
  • 1% (10名) 為30至39歲
     
  • 0% (0名)29歲或以下

今年施政報告亦有預計「未來5年」的公屋及資助出售單位落成量,甚至指「這預計落成量比2013-14及2014-15年度起的同類預計為高」。

雖然其「預計」的確更高,但觀乎實際建屋量,相信難以解決現時公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