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思傳:《丹麥女孩》在愛與痛的邊緣

休閒消費

發布時間: 2016/03/04 16:55

分享:

分享:

相片來源:Universal Pictures Hong Kong facebook

談起《丹麥女孩》,幾乎所有人都把焦點放在男扮女裝的Eddie Redmayne身上──在海報上,那個戴上啡紅假髮,塗上紅唇膏的他,散發著陣陣的女人味。Einar Wegener(Eddie Redmayne)的故事,也是Lili Elbe的故事──她是第一個跨性別人士。然而,若能明白,《丹麥女孩》說的是一個愛情故事。

改編自以真人真事為藍本的同名小說,模特兒的失約,造就Einar披上了女性的服裝,讓太太Gerda(Alicia Vikander)得以為畫作作結。然而,搭上了長裙的一刻,布料的柔滑質感,滑過他的手指,以至雙腳被絲襪包裹的感覺,輕輕翻起了Einar內心的澎湃──他不是Einar,而是Lili。

相片來源:Universal Pictures Hong Kong facebook

Einar的悸動,不少來自驚訝,赫然察覺體內存在另一個自己。

在別人眼中,這是類近於精神分裂的病症;然而,在他的眼中,Einar與Lili之間的爭戰,是重尋自我的過程。

在他坦白的過程中,觀眾知道這不是突然轉變,而是重新發現──Lili有過Hans(Matthias Schoenaerts)。只是這一部分以後,被輕描淡寫,而他們也如社會的期望結婚。

不為人知的部分,一直潛藏在身體的一隅。直至,一次的巧合,他重新經驗那曾被壓抑的感受,心底裡湧出無法再度抑止的慾望。在1920年代,這種想法,必須押上自己的家庭、名聲,甚至Gerda。於是,他只得在社會的規範與自己的本性掙扎,嘗試逃避,屢次求醫;然而,更多的是走進萬劫不復的循環,以Lili的身份與其他男人約會,學習舞女的搔首弄姿。直至,他終究接受不了這場無止境的糾纏,放棄了Einar,選擇了Lili。

如果Einar是回歸自我,Gerda則是墮入迷霧,完全偏離了她的認知。

當初幾個無心的決定,將原本美滿的婚姻帶入未知當中。面對突如其來的改變,很多人早向Einar投以歧視的目光時,Gerda選擇接納眼前的他,甚至是她。Gerda不是沒有軟弱的時候,在很多個晚上,失意的,成功的,她懇求Lili,讓她一見自己的丈夫,卻遭到Lili無奈的拒絕,但她還是一如既往的站在他的身邊,擁抱著一個受傷的心靈。

循著事情的發展,是難以理解的關係轉換。當Gerda逐漸失去Einar的同時,Lili卻成為了Gerda的靈感女神。從前她的作品不被肯定,沒有畫廊願意寄售,但她筆下的Lili,卻使她在巴黎闖出名堂。在家庭失敗的同時,成就了事業的成功。他與她,站在一個無法一一細數劃清的矛盾中──她不願被Lili帶走Einar,卻又因Lili圓滿了她的理想。

在偶爾自私,偶爾想念中,他們過著不足為外人道的生活。

這一種痛苦,不是單方的選擇,而是二人一同陷在難以梳理的情感中──Einar的掙扎,我們理解;反是Gerda的掙扎,總是被人忽略。他們一路走來,總是徘徊在愛與痛的邊緣,毫不容易。

若然能夠明白,《丹麥女孩》從來是一個愛情故事。愛情故事不一定甜蜜,而是有著其苦澀而無法令人理解的一面──Einar因著Gerda,披上了女裝,喚醒了Lili;Gerda曾嘗試挽救,最後選擇理解,接納。

對於任何一方來說,這不是容易的決定,但他們卻同樣以自己成就了對方。

最後,談《丹麥女孩》,不得不談兩位演員。有很多個時刻,Eddie Redmayne 的確一舉手一投足,散發著女人的嫵媚 。

然而,Alicia Vikander 的演出,更讓人驚艷,完全駕馭這個充滿矛盾與複雜情緒的角色──她不應該是奧斯卡的最佳女配角,她從來都是這齣電影的女主角。

原文刊於作者網誌《偽文誌》及facebook專頁,獲授權轉載。

撰文 : 程思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