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師教預防生痱滋 少吃芒果及咖喱 

健康資訊

發布時間: 2017/04/24 18:07

最後更新: 2020/05/18 12:56

分享:

分享:

痱滋的小小傷口足以令人寢食難安,雖然一般7至10日會癒合,但若然是周期復發性的痱滋,則相當擾人,也代表身體機能出了亂子。中醫師李廣冀說凡是口腔內如內唇、舌等位置出現黏膜潰瘍的就算是痱滋。

口腔內本來就有很多細菌,當有微小傷口出現而細菌進入這些傷口,就容易形成痱滋。部分復發性痱滋,多在同一位置反覆復發,那個位置就像一個缺口,即陳舊病灶,病菌容易藏身當中,最後形成痱滋。

如不慎咬到口腔黏膜、進食時燙傷口腔等創傷性原因都易引發痱滋,但從中醫角度,口水分泌少的人,特別容易生痱滋。當一個人口水分泌少,口腔特別乾,黏膜易刮損也難癒合,容易形成痱滋;口水分泌少,又與脾胃積熱有關。中醫角度有『脾主口、心主舌』的理論,即脾出現問題,病徵就反映在口腔內。

李廣冀解釋,痱滋成因多而複雜,最普遍說法是痱滋乃上火現象,尤其是脾胃積熱。

脾主運化,脾是中間人的角色,負責分派糧食和津液至全身,如果脾胃運化不佳,形成濕氣凝聚,阻礙中焦運作(指消化功能,包括脾胃),令津液分布失衡,口水分泌減少,口腔自然乾燥。

另一方面,由於脾濕氣滯,時間長了,就「鬱久化熱」,熱毒之氣會上攻口舌造成痱滋。

飲食過量或進食太快造成的消化不良,都是脾胃積熱的成因。由於口水是口腔裏最大的清潔劑,如脾胃濕阻令口水不足,也易引起口臭、牙菌膜形成等。

除了脾胃積熱引起的痱滋,據統計,女性患痱滋的比例也較男性為高,女性月經前特別容易生痱滋、感冒、頭痛等,主要因為女性月經時較易有免疫力的波動,只要免疫力稍為下降,就容易出現以上徵狀。

預防勝治療

預防痱滋,最簡單的方法可從保持口腔濕潤做起,多喝水和蜜糖水都會有幫助。如果覺得水太稀,可飲沙參玉竹水,它的濃稠度較接近口水,令口腔黏膜更順滑;杏仁奶糊不但潤肺,還可促進口腔黏膜癒合;生果如雪梨馬蹄也有生津功效。

中醫還主張清淡飲食,從飲食上改善痱滋問題:

香港人壓力大,愛吃重口味的食物,但吃過量太鹹或太甜的食物,會減少口水分泌令口腔乾燥,意味口腔抵抗力也下降。另外,凡吃下去令身體發熱口乾的食物也不宜多吃,好像熱性食物如芒果、榴蓮,調味如黑椒、咖喱、沙爹,烹調方法如煎炸等。

如果患者患的是復發性痱滋,則需作針對性的長期調理:

一般的短期熱氣生痱滋,中醫稱作實症,大多會用清熱解毒的藥方作治療;若痱滋屬虛症,即復發性口瘡,大多是中氣不足,故必須選用『扶正』方法,要靠調理補中氣,令脾胃健運,減少濕氣,從治本方面入手。

女性因經期而受困於慢性痱滋,李廣冀表示可用「補腎調周」法以作保健,常用中藥方劑為左歸丸、右歸丸、四物湯、逍遙散等,屬醫師處方藥物,用前必須諮詢註冊中醫師。

【其他熱話】保濕面膜要識揀 10元以下面膜平靚正之選

【其他熱話】保濕面膜貴不一定好 「我的美麗日記」跑贏「SK II」

【其他熱話】抑鬱症不可怕 教你如何陪伴他們走過憂鬱的日子

撰文 : 林曉藍 TOPick記者